周报

半燃
其十二
草台班子,草下有屎

2024.01.17
化肥啊嗯

索引

总归是放假了

寒假开始了。其实这个学期在上周基本就结束了,剩下的事情没有那么紧张,我甚至提前出去玩了一会。不管怎么说,大二上的日子是告一段落了,最后剩下一个不想做的作业,过几天再水一下比较好。

在宿舍看看书,做做图,一觉睡到下午,日子就是这么过的。有朋友远道而来,我于是也沾了沾光,出去玩了一圈——否则我大概很少会离开房间。只要不用上课,总是很开心的。但是我看了一眼下学期的课表,形式似乎比较严峻,周一要从早上八点连续上到晚上六点,考虑到我周末如果出去的话应该深夜才能回来,这种安排还是让人有些难堪的。不过这些事情留给下学期的我考虑吧,至少我目前不用上课。

而这篇周报拖的时间是有些长,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我已经回到南方过冬天了。虽然按时更新周报的计划泡了汤,不过我和朋友这几天出去逛了挺多地方,还是挺开心的。于是来看看北京冬日里最后的周报吧(尽管我现在并不在北京

生活

读了《 西文字体设计方法 》。这本书由日本设计师小林章所著,书中讲的就如标题一般,介绍了字体的设计方法:设计步骤、笔势规划、视觉调整,还有一些实用的技巧。

这是我去年十一月向图书馆鉴购的书,前几天图书馆发邮件提醒我书到了,于是我马上去借了回来。没办法,设计类的图书由于纸质和印刷的关系,总是价格不菲,我也只能“致书以观”,从图书馆借取。我确实等了很久,不过读完的时候,我感觉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。我也做了一些笔记,过些日子我会整理整理发出来的。

看了《 红辣椒 》。这是今敏导演的一部动画电影,有些朋友说这是“动画的盗梦空间”,不过其实这部比盗梦空间要早。画面的表现力很厉害,配上平泽进的配乐,梦幻的荒诞感直接拉满,我还挺喜欢这种风格的,有点百鬼夜行的感觉,只不过“鬼”的概念还宽泛一点:电线杆、自由女神像、武士、洋娃娃什么的。总之是特别酷的电影,还有点哈草,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吧。

看了叫 Heavy monster 的死核演出,淘金传主办的。其实这是朋友们想看 live,却不知道看什么,于是随便抽了一个,结果抽到了里面最极端的。结果好像还是有点太重型了,我们听了半个多小时就走了,我得说出去走了一天然后还来听死核是挺消耗体力的。不过我感觉乐队的水平的确很高,双踩特别恐怖,玩死核的都是人肉鼓机吗(

读了《 埃里克·吉尔谈字体、排版与装帧艺术 》。虽然是秦忱老师送给我的书,我还是要说写的完全是一坨狗屎。(请原谅)

考虑到成书年份是 1931 年,还算可以接受,不过这本书应该进博物馆,而不是在 21 世纪印刷出来继续混淆视听。书中观点过时且傲慢,对工业化的批判完全浮于表面,而且不讲道理。

这本书篇幅不长,我正好在飞机上读完了。阅读过程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,我也在思考作者的时代局限性,仔细想想现代的很多观念都是在二战后才兴起。在阅读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工艺美术运动,对工业和艺术的态度简直如出一辙,然后我查资料发现作者确实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中坚人物,那提出这么多偏激的观点就不奇怪了。此外我还查到,埃里克·吉尔性虐待自己的女儿和宠物狗,具体情况请查看 这篇维基百科

如果把这本书当成历史研究资料的话,我觉得似乎还能发挥作用。感谢秦忱老师的礼物,让我对工艺美术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(
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的话,可以看看这篇知乎: 如何评价简体中文版《埃里克·吉尔谈字体、排版与装帧艺术》?

摘录

它最悲伤的地方在于,项目不是轰轰烈烈的努力了一番,轰轰烈烈地迎来了失败,而是无声无息地沦为了它最初最不想成为的平庸的样子,就像海沟之中的火山喷出的小小气泡,不等它升上海面,就已经被深海的重压击垮。

—— 泡影

MBTI 为何如此受欢迎?其主要魅力之一无疑是它对我们自我认识的安慰性确认。不像那些声称能揭示潜意识深处信息的投射技术,MBTI 以更吸引人的方式重新包装了我们对自己的浅显评价。

—— 译介丨人格测试的迷思:3 MBTI

未来早已到来,只是尚未平均分布。

—— 威廉·吉布森

网页

从塞尔达到动森:在游戏里使用综艺体是否搞错了什么?

这篇文章从动森出发,讨论了游戏字体的重要性。在我 2023 年玩的游戏里,字体最奇怪的应该是《星空》;而我最喜欢的是《异域镇魂曲》。

星空的原版中文字体识别性完全是一坨史,明明是小尺寸的字体,笔画却异常地粗硬,字体灰度大到难以辨认。 太空科幻就要用工业风格的字体——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乏味的思维定势 ,而且在星空的本地化上,选用的字体更是严重妨碍辨认,当我看到 UI 上是这种字体的时候,我的感觉是绝望的,而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正式进入游戏。我马上打上了修改字体的 mod,方才感觉舒适了一些。

而《异域镇魂曲》中, 汉化补丁 选用的隶书字体和游戏的美术风格显得十分和谐。作为经典的 CRPG 作品,这部游戏的文本量简直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,基本一半时间都是在读文本。对于这样的游戏来说,字体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。在目前的设计惯性下,现代风格用黑体,复古风格用宋体,这两种风格基本垄断了字体的半壁江山。而在电子游戏中看见隶书,我真的是有些惊喜。尽管这是风格化的字体,可读性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;而且字体的支持性很好,我在游玩中没有发现一处字体回退的情况。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字体,很有巧思。

电子游戏中的字体问题其实并不算少,前有选用萌萌字体的《毁灭战士》,后有大量把黄油体当作正文字体的游戏,然而这份字体是为了标题而设计的。我是希望以后游戏的字体能更加合适啦,如果能做的美观那就更好了。

在计算机应用中学习人类行为

这篇文章研究了负责推断人类行为的大动作模型(Large Action Model, LAM),与大语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对应,他们的目标是实现自然语言控制的交互,用户只需要向计算机提出需求就可以完成交互,而不用经过视觉界面的操作。大动作模型绕过了严格的 API 需求,可以在人类使用的 UI 上通过模拟人类行为完成交互。

大一的时候,老师问我们未来的交互方式会是什么样的,而那个时候我们讨论的还只是幻想——半年之后 ChatGPT 出现在公众视野中,各种大模型轮番上阵,仿佛未来已经来临。而冷静之时, 阿玛拉定律 指出:

我们倾向于高估一项技术的短期影响,而低估其长期影响。

我是觉得,这句话其实算不上一个定律,不过确实有警醒作用。我对语言交互的效率抱有疑问,而如何输入语言也是一个问题,但这总归是有趣的探索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家公司正在卖硬件,具体情况如何不如再观望一阵吧。

创作

我正在为 龙渊 的公众号设计标志,具体情况不该透露,不过可以看看我很喜欢的这个字母 a,感觉特别可爱。

logo中的字母a
一个字母 a

说起来已经拖了好久了,怎么总是在拖委托捏😢

为什么工程师是“师”,数学家是“家”?

我依稀记得,初三的时候,老师布置了一篇名为“以你为师”的命题作文,我最后交上去的是一篇和军事有关的文章。“师”字的确有军事方面的含义,而我也的确讨厌那位语文老师。

上面的故事是我突然想起的,“师”字确实含义很多嘛,不过我们还是回到问题来。 汉典 中的释义是这样的:

师: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

家: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、担任某种职务的人

我们现在说工程师、设计师、厨师、技师;说数学家、社会学家、文学家、作家,我想可能和古代的“太师”“诸子百家”这种用法传统有关,具体的发展脉络我的能力是考据不出来了。如果说具体的“科学家”与“工程师”的差别的话,我查了一些资料,有些观点说区别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,我感觉还挺形象的,虽然可能并不是那么严谨。

但是烹饪方法是厨师发明的,绝不会有什么“烹饪物理生物化学家”;而作家也确实通过实践产出作品,不是单独研究写作方法然后寻人代笔,“师”和“家”的关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错综复杂一点: 在未分工的前工业时代,钻研规律和实际应用可能都是同一个人做的。

我们或许无法明确的定义两个概念之间的不同,但可能我会粗略地说,“师”们更形而下一点,而“家”们形而上一些吧。

666 摇滚店

和朋友在鼓楼闲逛的时候,我们偶然撇到一个招牌。

我很早以前就看到 666 的网店了,也听说它在北京,但却总是忘了登门拜访——而漫步的时候却恰好碰到,实在是幸福的邂逅。店铺非常低调,藏在两家店面的夹缝里头,看着就很地下。

推门进去就是金属乐了,虽然我没听出来是什么,不过确实很劲。店里有很多乐队的衣服,专辑,还有一些摇滚的饰品。东西就放在那里,看上去好像是自助的,我就拿出来试了试,真的非常自由。我买了一个 Megadeth 的护腕,和一个金属风格的手环,感觉很酷。

专辑架上的 CD 我基本就认出几张,那些 logo 辨认不清的绝对都是重型了。我们最后挑了一张窦唯的《黑梦》,下次我想去开盲盒,随便抽一张回去,听听是什么样的。

走出店的时候,我们才看见隔壁是卖小吃的店铺,面前的鼓楼大街汽车驶过。这家店开了 18 年了,据说店名来自 Iron Maiden 的 《 The Number Of The Beast 》。坚持摇滚十八年不容易,坚持什么都不容易,我希望我也能坚持吧。

北海夜游

我说要不去北海逛逛,于是我们就过去了。从阴暗的胡同里穿过的时候,我们说可能这就是中式恐怖,往哪里走都是阈限空间。胡同的墙很高,而长长的路上又什么都没有,我说我不太喜欢住在这种压抑的地方。不过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到了的时候,发现景区的门已经关上了,我们没赶上闭园时间。

然而,我们发现门好像一推就开了,根本就没有锁。思索了可能两秒钟,我们决定直接进去, 既然门没锁,就是欢迎我们来的意思吧。 公园里也很暗,可能没考虑过这么晚了还有人的情况。我说现在是潜行游戏,如果等会被保安发现了就变成真恐怖游戏了——我试图避开了摄像头,但是发现好像没有死角,于是就回去大路上走了。

晚上的北京还是挺冷的,而且我发现也没什么好玩的,于是我们就往白塔的方向前进。走着走着真的有人拿手电筒照我们,但是之后什么也没发生。我以为会把我们拦下来之类的,但是好像根本不管我们,我们就继续走了。感觉非常抽象,不过这就是一个抽象的城市,倒也正常。

人这么少的景区我是第一次来,如果是正常时间的话这里应该是很热闹的,冰场里面应该也全是游客。我想找找《 他在时间门外 》封面的机位,但是只拍到了一张右侧的白塔。想了想,我说我可以把照片镜像一下,看起来就是左侧了。我们研究了一下还是没有往白塔上面走,照明实在不是很好,怎么说都有点太探险了。

《他在时间门外》的专辑封面
他在时间门外

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。 能进来不代表能出去啊 ,万一出去的门是锁上的不就寄了。说这话的时候保安小哥发现我们了,给我们打开了门。看上去好像还是同龄人,而且我发现他的手机锁屏是原神角色。好吧,这可能是我最抽象的一次景区游览体验。

关于北京的冬日总结

秋天短的过分,夏天和南方一样的热,春天我忘记了,所以来写一些北京的冬日吧。

北京的冬天静电超多。我在摸金属制品前都会犹豫一下,怀疑上面潜藏了 巨大的电能 。脱下外衣的时候,你都能听到衣物的噼啪作响,说实话还挺酷炫——只要不电到我。当南方来的我第一次被水电到的时候我哑口无言, 嗯,水龙头流下来的水。

有时候挂在阳台的衣服会被冻住。一开始,我发现我晾晒的衣服好像 不那么柔软 ,我以为是晾的太久了——后来更冷一些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是冻成冰块了。我当时真的很难过,感觉那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(详情请见 半燃其八

天气非常的干。我每天都开着加湿器,但是感觉还是有些不够。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,鼻腔里都渴望着水汽;而久违的咽炎也被触发,起床的时候连着嗓子一起疼。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幽默的,我在北京严重脱皮,回广东才两天就好了不少,不得不说水是生命之源呀。

如果下雪再多一点就好了。新下雪的时候的确很好玩,但是日子久了,积雪未化就变成泥了。灰蒙蒙的雪实在是算不上很好看,如果踩上去还会留下鞋印。好吧,我承认是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幻想破碎了😭

不过最应该说的是冷。对我这个没点寒抗的人来说还是挺冷的,我觉得我穿的够厚了,其实往往并没有,还是在大街上冷得发抖。不要低估温度,这是这学期我新学的教训。

这么看来北京似乎不是特别宜居的城市,不过我也不是吐槽什么。天气算是地方特色,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自己抽象的地方,习惯了其实也还好吧,毕竟当地的人们都是这样生活的。不过我还是觉得这种差异挺有意思的,比如说前一天我在一月的北京瑟瑟发抖,回到广东后热得开始出汗。

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

我前几天去大兴机场接朋友,于是我先坐地铁过去刷卡出站;之后再原路返回,却无法进站了,提示我有些问题。我当时没有管,于是就换了个刷卡方式先进站。我在不同的站点测试了一下,原先的那张卡一直都无法使用,我一直想找个服务窗口解决一下,但是一天路过了四五个站点,服务窗口竟然都是空的。

想了想这个问题真的很奇怪。同站进出应该不算是非法操作(我指的是程序层面的非法,而不是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),毕竟用户可能会出现出错站的情况,而再次进站应该算是一个特别正常的操作;而机场这种特殊场所,用户作为迎接者的行动模式应该是和我一样的,这种需求应该被纳入考虑。再扩充一点地想,如果不允许节点自指的话,每天会出现多少用户被阻拦的情况?

如果我坐地铁到大兴,从大兴乘坐飞机出发,过一段时间再回来,乘坐地铁离开—— 我仍然是同站进出 ,那么我会被阻拦吗?如果这种情况不会出现问题,背后是有一个定时刷新的机制吗?那么为何要设置成定时刷新而不是始终可用呢?还是说这样的乘客也会被阻拦,即使你完全是按照直觉行动?

我想了很多程序层面的问题,然而更加奇怪的是出现问题本身。公民纳税建设地铁,代码逻辑竟然能被我一个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质疑,而关键的服务岗位又总是空无一人。我并不是要求什么尽善尽美,但是这些问题应该早就被专家们解决了,而不是被我这个学了一点皮毛的学生提出来。

最后的时候,我找到了一个有人的服务窗口。第一个处理问题的大哥态度比较好,但是他好像操作不了,于是叫来了一位主管似的人物。主管言语之中的态度像是我逃票一般,开始一直坚持说我没有付款出站,我说我这里有扣款记录,又审问似的叫我出示,看了之后才得出我是同站进出的结论。 我不明白,把乘客逃票当成默认结果是合理的行为吗? 再三确认之后,我终于摆脱了罪名,主管向我说明, 当时我刷卡报错的同时,尽管我没有进站,还是在系统中记录了进站 ,而之后又没有出站记录,所以我的卡一直都不能正常工作。

我实在是无力吐槽。为何报错的暂且不谈, 抛出异常之后竟然还要把数据记录进系统? 一个入站出站能写成这样,我完全搞不明白什么道理,是有什么工程上的复杂考虑,还是什么别的原因?不过我没有管这些事情,我当时说能不能把我的异常入站记录清除掉,因为我想的是我并没有进站。

然而主管强调地说,进站记录不能 清除 ,你要 出站的票,但是由于你正常付款了,所以补票不收你钱。 结果像是我被施舍了一样,在服务窗口花了十几分钟终于讨价还价免付了几十块的地铁票。 是的,我抠抠搜搜,爱占小便宜,就是为了少花点钱坐地铁去咨询的。系统问题,但责任全在我方。

一整天下来,我和朋友们提着行李爬了不少楼梯,该有坡道的地方全都没有。我们都是学设计的,朋友们说这里是不是应该有无障碍设施,我说 应该有,但是没有 。朋友们玩了几天,跟我说了北京的印象,我觉得简直太贴切了,我住了很久竟然都没有这么深的体会:

这是一个城市不在乎人,人也不在乎城市的地方。

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。 经过了这些事情,我要补充一句。

当你学了一点知识之后,你会发现草的下面全是屎。

然后诗羽老师追加了另外一句。

所以草才长得这么好。

这周和朋友们出去玩了好多天,于是脆弱的周报写作计划被破坏掉了。我一直想让这个流程更 鲁棒 一点(鲁棒就是稳健的音译,不推荐用但我喜欢这个词),但是感兴趣的摘录和网页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,而随笔的想法也不是唾手可得,我唯一有把握的可能是近日生活的内容,我会在完成作品之后尽快地记录下感受。

所以看起来我的掌控也只有这么一点罢了,如果我继续遵循灵感写作的话,我还是会在最后才开始写作,拖更会成为一种常态,我也在探索有没有更适合的方式。不过还是先收尾好了。

这就是 2024 年 1 月 8 日至 1 月 14 日、今年第二周的周报啦,不过我写完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三周的周三了,该说这是拖更最久的一次。我朴素地希望下周的周报能更按时一点,下周见!